升庵先生读书处

旧址高峣在,登堂见古人。
两朝三大礼,万里一孤臣。
其雨朝阳怨,言归岁暮身。
经年离别泪,到此欲沾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杨慎(号升庵)怀念先贤的感怀之作,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敬仰与哀思。

前两句"旧址高峣在,登堂见古人"像电影开场:诗人来到高耸的旧址,仿佛穿越时空见到了古代贤人。这里用"登堂"这个日常动作,巧妙地把读者带入追思的氛围。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勾勒出一位忠臣形象:"两朝三大礼"说这位古人历经两朝,主持过重要典礼,是德高望重的大臣;"万里一孤臣"却笔锋一转,展现他晚年漂泊万里的孤独。就像看到一位曾经位高权重的老人,最终独自在异乡终老。

"其雨朝阳怨,言归岁暮身"这两句很动人。前句用天气作比喻:就像久旱盼雨却迎来烈日,暗指人生不如意;后句说想回家却已到暮年,像现代人说"想回家却已来不及"的遗憾,让人联想到很多在外打拼者的乡愁。

最后两句"经年离别泪,到此欲沾巾"最直击人心。诗人积攒多年的思念之泪,在此刻终于控制不住。就像我们参观名人故居时,突然被某个展品触动而落泪的那种情感共鸣。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聊天般娓娓道来,却通过"旧址-古人-孤臣-暮年-泪痕"这条情感线索,让读者感受到对先贤的追念、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这种跨越时空的共情,正是古诗最打动现代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