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日里的闲适生活与淡淡愁绪,画面感很强,像一组电影镜头。
开头两句像一幅水彩画:诗人在靠近水边的小屋里,周围有黄莺啼叫,他悠闲地拿着箫谱练习吹奏。"红牙"指的是调节音律的拍板,说明他在认真研习音乐。这里透露出一种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
中间四句突然拉远镜头,带我们看更广阔的春景:云雾笼罩的湖面上有寻诗的小船,酒旗在春色中若隐若现的酒店。露水打湿的栏杆旁,折花枝的动作惊醒了睡蝶;风吹树林,柳絮乱飞扰得乌鸦啼叫。这些动态描写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既有诗意又充满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从外景转到内心:清晨醒来,诗人发现自己心中积压着许多愁绪,多到可以用"斛"(古代量器)来计量。愁得连沉香都懒得点,连美丽的花神(萼华)都不想祭拜了。这种夸张的比喻让无形的愁绪变得具体可感。
全诗妙在把春日美景和莫名愁绪自然融合,外在的热闹反而衬托出内心的孤寂。就像我们有时候身处繁华却突然感到孤独,这种矛盾心理被诗人捕捉得恰到好处。诗中"惊睡蝶"、"乱啼鸦"这些细节尤其生动,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