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南方佳人的形象,通过四季变迁展现她的美丽与坚韧。
开篇用"天质辞红妆"点明她不靠浓妆艳抹的自然美。"素手映轻雪"的比喻让人联想到她肌肤如雪般纯净。二月花开时,她的笑声仿佛带着春风的花香,水晶帘和阳光的描写烘托出她居住环境的雅致。
"自倚绝世姿"展现她的自信,黑发永不斑白的夸张说法强调青春永驻。但笔锋一转,秋叶飘落、乌鸦夜啼的凄凉景象暗示时光流逝。最后两句是诗眼:佳人坚守高尚节操,即使年华老去也不悲伤,凸显出超脱外貌的内在美。
全诗用四季变化作背景,前八句写春光中的明媚,后四句写秋夜的寂寥,形成强烈对比。最打动人的是结尾处佳人"不悲年芳"的豁达态度,告诉读者:真正的魅力不在于容颜,而在于品格和心态。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