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夸张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个超现实的修行境界。核心是讲一种斩不断、打不散的顽强生命力。
前四句像在说一个打不死的怪物:七手八脚张牙舞爪(神头鬼面),用棒子打不散(棒打不开),用刀也切不断。这其实是在比喻修行者内心的觉悟——像野草般顽强,任何外在打击都无法摧毁。
后两句把镜头拉远:阎浮(人间)就像个蹦跳的舞台,月亮升起千次万次(月千回),但修行者的每次起心动念(头头),都始终围绕着觉悟的本源(空王殿)。这里的"空王殿"不是指具体寺庙,而是象征佛性本心。
全诗妙在把抽象的修行体验,转化成会蹦会跳的鲜活形象。那些看似吓人的"神头鬼面",其实是修行路上必须面对的杂念妄想;而"打不开割不断"的,正是人本具的佛性。最后用月亮轮回千次的画面,暗示修行就是在这循环往复中保持觉性不迷失。
释道川
释道川,号实际,姑苏玉峰(今江苏昆山)人。俗名狄三,初依东齐(《五灯会元》卷一二作斋)谦首座习法,改名道川。高宗建炎初圆顶。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郑乔年漕淮西,迎之于无为军冶父寺开法。卷南岳下十五世,净因继成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七、《五灯会元》卷一二有传。今录诗三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