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步上清宫坐栖真者久之用合溪韵

坏砌颓檐竹数竿,一方深绿照人寒。
此时别有真消息,不用清流引激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黄昏时分漫步到上清宫,坐在修道者(栖真者)常待的地方,沉浸其中的情景。

前两句写景:破败的台阶边斜倚着几竿青竹,这一片深沉的绿色映照在人身上,带来丝丝寒意。这里用"坏砌颓檐"暗示道观的荒凉,但竹子的深绿却格外醒目,形成冷清中带着生机的画面。

后两句抒情: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难以言说的真谛(真消息)。他不需要像常人那样通过清澈的溪流或激荡的水声来寻找启示,静坐在这片竹影中就已足够。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破败环境中的一抹绿意,展现"道法自然"的哲理 2. "照人寒"既写实景的凉意,又暗指修行之道的清冷孤寂 3. 最后点明真理往往存在于静观之中,不需要刻意追寻

就像我们现代人偶尔走进一座老旧的寺庙,看着斑驳的墙壁间透出的阳光,突然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一样,诗人通过这个简单场景,传递出"静中见真"的人生体悟。

钱时

严州淳安人,字子是,号融堂。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