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
细雨收尘,轻寒弄日,柳丝掠道。桃边杏处,犹记玉骢曾到。对东风、回首旧游,香销艳歇无音耗。怅佳人、有约难来,绿遍满庭芳草。
愁抱。沈吟久,翠珥金钿,为何人好。回文细字,尘暗当年纤缟。倚阑干、斜阳又西,欢期易失春易老。待何时、再觅珍丛,共把清尊倒。
愁抱。沈吟久,翠珥金钿,为何人好。回文细字,尘暗当年纤缟。倚阑干、斜阳又西,欢期易失春易老。待何时、再觅珍丛,共把清尊倒。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日怀旧的场景,充满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淡淡哀愁。
上片从春雨初晴的细腻景色入手:细雨洗净了尘埃,微寒的阳光轻抚大地,柳枝轻拂过小路。在桃花杏花盛开的地方,词人还记得曾经骑着骏马到访的往事。但如今春风依旧,当年的美好却已消散无踪,就像花香褪去、艳色凋零,连音讯都断绝了。最让人惆怅的是,曾经相约的佳人难以赴约,只能眼看着庭院里的芳草越来越茂盛。
下片转入更深的愁绪:词人抱着满怀愁思,久久沉思。看着那些精美的首饰(翠珥金钿),不禁想问:它们现在是为谁妆点?当年写满相思的回文诗和细小的字迹,如今都蒙上了灰尘。倚着栏杆看夕阳西下,感慨欢乐的时光总是容易消逝,就像春天总会老去。最后词人发出期盼:什么时候能再一起寻觅珍奇的花丛,共饮美酒呢?
全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心理活动,展现了物是人非的感伤。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不可为而期待"的矛盾心情——明知春天会老、欢期易失,却依然抱着希望等待重逢。这种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以及对重聚的执着期待,构成了词作最动人的情感内核。
萧允之
萧允之,号竹屋,宋代女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