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石阡韵寄兴隆周方伯

场屋疑名记昔年,白头相见两茫然。
权知避处应为福,官到休时却是仙。
林下看云閒倚杖,楼头过雪每开筵。
别来何处相思忆,月在梅梢满意县。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老人回忆往事、感慨人生的心境,语言朴实却充满哲理。

前两句写两位白发老人多年后重逢,却已记不清对方名字,暗示时光流逝带来的陌生感。"场屋"指科举考场,说明他们曾是读书人。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道出人生智慧:年轻时躲避官场是福气,老了无官一身轻反而自在;现在的生活就像隐居山林的神仙,每天悠闲地看云赏雪、饮酒聚会。最后两句最妙,把思念比作月光照在梅花上,既风雅又深情,"满意县"既是地名(今贵州境内),又暗指此刻满足的心境。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老友聊天般自然。通过"考场记忆模糊-官场感悟-隐居闲趣-月下相思"的层层递进,传递出"平淡是真"的生活哲学。特别是"官到休时却是仙"这句,对现代人也有启发:放下功利心,才能获得真正的轻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