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二首 其二

欲攀栏干摘斗牛①,西风寒洒鬓飕飕。
仙于何处乘黄鹤,人向江天倚白头。
千里眼空云梦景,八纮襟纳洞庭秋②。
相逢尽说波涛险,日月东流见客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黄鹤楼时的豪情与感慨,语言生动,意境开阔。

首联"欲攀栏干摘斗牛,西风寒洒鬓飕飕"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他想伸手摘取天上的星辰(斗牛指北斗星和牵牛星),但西风寒冷,吹得鬓发飘动。这里既有壮志凌云的豪情,又暗含现实的寒意。

颔联"仙于何处乘黄鹤,人向江天倚白头"转入怀古。诗人想到乘黄鹤飞去的仙人已无处可寻,而现实中的人们只能倚着栏杆,在江天之间感叹时光流逝。白发暗示岁月无情。

颈联"千里眼空云梦景,八纮襟纳洞庭秋"写登高远眺的壮阔景象。放眼千里,云梦泽的景色尽收眼底;胸怀天下,仿佛能容纳整个洞庭湖的秋色。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尾联"相逢尽说波涛险,日月东流见客舟"转向现实感慨。人们都在谈论江上风浪的危险,而诗人看到的是日月流转、时光飞逝,以及江上来往的客船。这里暗含人生如逆旅的感慨。

全诗通过登高望远的经历,将豪情壮志、怀古幽思、人生感悟融为一体。诗人用黄鹤楼的传说、壮阔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时间的深刻思考。语言豪放而不失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典型的文人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