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知识分子回乡时的复杂心境,用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前两句"斑驳丹黄暗自伤,寥寥斗字索枯肠":诗人看到斑驳褪色的书籍(丹黄指校勘书籍用的朱墨),暗自感伤。他苦思冥想却只能写出寥寥几个字,像被掏空了一样。这里表现了知识分子面对学识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后两句"冥鸿匿笑笼中雁,歌哭无端怨鹤长":用两个对比鲜明的意象——自由的大雁(冥鸿)偷偷嘲笑笼中的家雁,以及时而歌唱时而哭泣的鹤。这比喻诗人感觉自己像被束缚的家雁,而理想中的自己本该是自由翱翔的鸿雁。"怨鹤长"既指鹤的鸣叫声,也暗示这种怀才不遇的怨愤之情绵长不绝。
全诗通过书籍、鸿雁、鹤等意象,巧妙表达了知识分子在现实困境中的挣扎:既有对学问的珍视,又有才学无处施展的苦闷;既向往精神自由,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束缚。那种哭笑不得、无可奈何的心境,正是许多怀揣理想却遭遇现实打击的人们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