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子规
壮士耳边都不闻,儿女眼中泪自滴。
古人出处非关身,处兮事亲出事君。
服勤至死不敢倦,避劳择逸岂所闻。
我看蜀道诚为难,嗟尔子规何云云。
王尊九折竟叱驭,班超万里图立勋。
乘危蹈险书臣节,二人至今扬清芬。
我本鲁国一男子,少小气志凌浮云。
精诚许国贯白日,有心致主为华勋。
位卑身贱难自达,满复帝典与皇坟。
有时愤懑吐一言,小人谤议已纷纷。
宰相宽容天子慈,八年之中三从军。
从军官清吾何苦,嘉州路远尔勿语。
地不为我易其险,我岂守道不能固。
子规子规谩啼绝,断无清泪洒向汝。
现代解析
这首《闻子规》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诗,接下来我为你深入浅出地分析这首诗:
首先,诗中的“月上半峰峰树碧”,描述了一个夜晚的景色,月亮已经升上半空,山峰上的树木显得非常碧绿。接着,“子规啼苦月无色”点出了子规(杜鹃鸟)的悲啼,它的哀鸣声使得原本明亮的月光都仿佛失去了颜色。此处以景抒情,引入子规鸟的叫声,营造了一种悲切的氛围。
然后诗人通过“壮士耳边都不闻,儿女眼中泪自滴”两句,展现了不同人对子规啼声的独特感受。勇士似乎不为所动,而儿女们却为之流泪。这种对比展现了诗中的情感深度。
接下来,“古人出处非关身”到“避劳择逸岂所闻”,诗人谈论了古人的处世之道和对君父的忠诚。他们宁愿为国尽忠,勤奋不懈,也不愿选择安逸逃避劳苦。这部分表达了对古人的崇敬和对勤劳忠诚的赞美。
然后诗人转向对蜀道的艰难和子规的哀鸣表示同情和理解。“我看蜀道诚为难,嗟尔子规何云云”,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理解和对子规遭遇的同情。接着,“王尊九折竟叱驭,班超万里图立勋”,用历史人物的事迹激励自己,展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
再往后,“乘危蹈险书臣节”到“宰相宽容天子慈”,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遭遇挫折的态度。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诗人仍然愿意为国家冒险,展现忠诚。同时,他也感激宰相和天子的宽容。
最后,“从军官清吾何苦”到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信念。尽管他地位卑微,但他仍然志存高远,愿意为国家做出贡献。即使遭遇非议和困难,他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子规子规谩啼绝,断无清泪洒向汝”,这里再次回应了子规的啼叫,表达了诗人坚定的决心和毫不动摇的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融合了情感、历史和人生哲理,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信念。诗人以景抒情,用历史人物的事迹激励自己,展现了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和对国家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