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笔花

亭亭花一树,乍发小东墙。
碧管描春色,丹锋点化工。
凝窗时染翰,弄影日书空。
莫问龙蛇事,临池兴不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木笔花(可能是玉兰)在小院东墙边绽放的生动画面,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花朵与文人雅趣的巧妙结合。

前两句像镜头特写:一株挺拔的花树突然在东墙边绽放,给人意外的惊喜。"亭亭"二字让人仿佛看到花树端庄秀美的姿态,"乍发"则传递出花开时那份突如其来的生命力。

中间四句最有趣,把花比作文房四宝:花瓣像碧玉雕成的毛笔(碧管),红色的花蕊像蘸了朱砂的笔尖(丹锋),正在描绘春天;花影映在窗纸上像在挥毫泼墨(染翰),阳光下摇曳的花枝又像在空中写字(书空)。这种联想既新颖又贴切,让静止的花树瞬间有了文人挥毫的潇洒气度。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别管什么书法技艺(龙蛇事),单是看着这株临水绽放的花树,就让人产生无穷的诗意(兴不穷)。这里把赏花的愉悦和创作的冲动融为一体,道出了艺术灵感往往源于对自然之美的感动。

全诗妙在将常见的春花与文人雅趣自然结合,既写出了花的形神,又赋予了文化内涵。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偶然发现花开时的惊喜,以及由此引发的诗意联想,让人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美的存在。

张朴

饶州德兴人,字见素。张根弟。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历耀、淄、宿三州教授、太学博士、礼部员外郎,光禄、太常少卿。擢侍御史,因郑居中去位,乃言朋党分政非朝廷福,于是宇文黄中等六人皆罢,凡蔡京所恶者,亦指为居中党而逐。又劾郎员庸缪者十六人,疏斥于外。后改秘书少监。蔡攸引为道史检讨官,召试中书舍人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