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初夏
竹香新引。
渐绿到岸东,荼蘼吹尽。
描绣心慵,行棋声歇,长日琐窗清润。
閒临小风挥扇,凉思先归松鬓。
为谁瘦,亸单衫尚束,春前幽恨。
芳信缄密意,蝇字玉钗,待掐榴巾问。
斗茗楼前,澡兰屏底,犹记那回眉印。
几丝麝煤飞度,山枕天涯翻近。
梦催破,听迎梅雨点,敲檐初紧。
渐绿到岸东,荼蘼吹尽。
描绣心慵,行棋声歇,长日琐窗清润。
閒临小风挥扇,凉思先归松鬓。
为谁瘦,亸单衫尚束,春前幽恨。
芳信缄密意,蝇字玉钗,待掐榴巾问。
斗茗楼前,澡兰屏底,犹记那回眉印。
几丝麝煤飞度,山枕天涯翻近。
梦催破,听迎梅雨点,敲檐初紧。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初夏的闲适午后,通过细腻的景物和动作描写,展现女子淡淡的相思愁绪。
上阕开头用竹子清香、荼蘼花谢点明初夏时节。女子在窗前百无聊赖——懒得绣花、停下棋局,用"琐窗清润"四字传神地写出夏日午后的静谧氛围。她摇着扇子乘凉,却发现凉意先染白了鬓发("松鬓"指白发),暗示她因相思而憔悴。最后三句写她穿着单薄衣衫,依然被春天留下的愁绪缠绕。
下阕转入回忆。女子收到情书("芳信"),用玉钗挑开信上绳结("蝇字"指绳结),这个细节生动展现她的期待。接着回忆与情人在楼前品茶、屏风后沐浴的甜蜜往事。"眉印"指情人画眉的亲密举动。忽然笔锋一转,写墨香飘散("麝煤"指墨),暗示美梦惊醒。结尾处用梅雨敲檐的声音,将梦境与现实衔接,雨声既打破梦境,又加重了愁绪。
全词妙在"闲愁"二字:表面写夏日闲适,实则处处暗藏相思。用"荼蘼花谢""白发生凉"暗示时光流逝,用"玉钗拆信""回忆画眉"点明愁绪来源,最后以雨声收束,让无形的愁绪变得可听可感。这种含蓄婉转的情感表达,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