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薛仲常的调侃之作,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安慰这位长期得不到升迁的儒学教官。
前两句用比喻手法说江州(湓城)现在就像楚国的"高唐"一样充满艺术氛围,学生们像古代歌手绵驹一样把枯燥的儒学变得生动有趣。这里暗指薛仲常教学有方,把死板的经典教得活泼动人。
后两句是安慰:别看现在不得志,将来你的学问被世人认可时,一定是因为培养出了像何汤这样的优秀学生(何汤是东汉著名学者,这里代指杰出人才)。作者用开玩笑的方式告诉朋友:当老师最重要的成就是培养人才,不必太在意官职高低。
全诗妙在把严肃的仕途失意话题,用"教学成果"这个角度轻松化解,既维护了朋友尊严,又指出了教书育人的真正价值。就像现在我们对朋友说"别在意职称,你教出的学生才是最好的业绩证明"一样亲切自然。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