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首寄彭通复 其二

脉脉我所思,彭氏蹑遐踪。
婉婉若处子,未曾出房栊。
相望四千里,踰年阙相从。
五月君寄书,九月达京中。
我书欲报君,书到岁已穷。
岂不怀缱绻,无由觌君容。
参差天际云,缥缈乘朔风。
羽翼不吾施,翩彼南飞鸿。
君有高世行,我无适时功。
天命人得违,出处谅非同。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的诗。让我们逐句来分析:

首句“脉脉我所思”,直接传达出诗人对某人的深情思念。接下来的“彭氏蹑遐踪”,点名了思念的对象是名为彭通复的人,他已经远去,行踪不定,难以相见。

“婉婉若处子,未曾出房栊。”诗人用女性婉约的形象比喻彭通复的沉静内敛,像是未曾走出房门的少女,表达了对其性格的赞美和欣赏。

“相望四千里,踰年阙相从。”诗人与彭通复相隔遥远,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见面了。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强烈思念和无法相聚的遗憾。

“五月君寄书,九月达京中。”彭通复在五月寄出的书信,在九月才到达诗人所在的京城。这里既表达了书信传递的不易和速度之慢,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我书欲报君,书到岁已穷。”诗人想要回复彭通复的信,但是等到回信时,时间已经过去很久,感觉一年将尽,时间过得飞快。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岂不怀缱绻,无由觌君容。”虽然诗人非常怀念彭通复,但因为相隔遥远,无法亲自见到他的面容。这里的“缱绻”是形容两人的深情厚意,表达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参差天际云,缥缈乘朔风。羽翼不吾施,翩彼南飞鸿。”诗人用天际的云、缥缈的风、南飞的鸿雁等形象,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期盼。同时,“羽翼不吾施”也暗示了诗人自己无法像鸿雁那样展翅飞翔,无法亲自去见朋友。

最后几句,“君有高世行,我无适时功。天命人得违,出处谅非同。”诗人表达了对彭通复才华的赞赏和自己无法跟上朋友步伐的遗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和选择,无法完全同步,但诗人依然珍视这份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用优美动人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情思念、赞美和珍视。通过形象的描绘和内心的感慨,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无法相聚的遗憾。

揭傒斯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