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洗心堂得鸟鸣山更幽 其二

惮暑废百嗜,飘然念遐征。顾欲控溟渤,与世湔烦蒸。

并舍松桂合,翠光浮栋楹。时时厉清响,管磬琵琶筝。

敷床荫其下,蕲竹莹寒冰。自足当两部,妙处讵难名。

候汤瀹葵月,欲赴松风鸣。诗成定清切,已作寒蜩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逃离酷暑、寻找心灵宁静的过程,充满自然意象和生活情趣。

开篇写夏天太热让人什么都不想做,于是萌发远行的念头。诗人想飞到大海边,用海水洗去世间的闷热烦躁。这里用夸张的想象表达对清凉的渴望。

接着描写居住环境:房舍旁松树桂树交叠,翠绿的树影映在房梁上。这里"浮"字用得妙,让静态的树影有了流动感。诗人还听到各种清越声响,可能是风吹草木声,也可能是真的乐器声,营造出空灵意境。

诗人把床铺设在树荫下,躺在清凉的竹席上。他说这些自然声响抵得上两支乐队,其中的美妙难以言传。这里把自然之声比作音乐,体现诗人对自然的欣赏。

最后写煮茶、听松风的闲适生活。诗人说自己的诗写成了,像秋蝉鸣叫一样清亮。这个比喻很新颖,既点明季节转换(暑热将退),也暗示诗歌是从宁静心境中自然流淌出来的。

全诗通过避暑这件小事,展现了中国文人追求"心静自然凉"的生活智慧。诗人不用空调电扇,而是通过与自然交融来消暑,在简单生活中发现诗意。这种亲近自然、安顿心灵的态度,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