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悠闲自得的日常生活,充满了田园诗意和淡泊情怀。
首联"瘦藤白苧岸乌纱"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诗人的形象:拄着细瘦的藤杖,穿着白色麻布衣服,戴着黑色纱帽。这种装扮既朴素又高雅,暗示着诗人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随分酬春领物华"是说诗人顺应自然,欣赏春天的美景,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
中间两联具体描写了诗人的日常生活。"西崦三椽休问舍"指在西山边有几间简陋的房屋,不必过问好坏;"南湖一带近栽花"则是在南湖边种了些花草。这两句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居住环境。"眼昏客忱多储菊"说诗人虽然视力不好,但还是储存了很多菊花,可能是用来泡茶或观赏;"肺渴僧庖屡借茶"则是因为口干,经常向寺庙借茶喝。这些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清雅的生活情趣。
尾联"无事閒门便早睡,清灯唤起为吟家"是全诗的精华。白天无事就早早关门睡觉,晚上点着清灯起来作诗。这种随性而为的生活方式,展现了诗人不为世俗所累、追求内心自在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一个文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诗中透露出一种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让读者感受到简单生活中的诗意与美好。
潘柽
潘柽,字德久,号转庵,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以父荫选武职。后召试,为阁门舍人,授福建兵马钤辖。柽以能诗称,与陆游、姜夔等多有交往,叶适谓永嘉四灵之徒,凡言诗者皆本德久(《瀛奎律髓》卷三)。有《转庵集》,已佚。今《两宋名贤小集》中存其诗一卷。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一○有传。潘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为底本,连同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