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送别一位叫高使君的朋友去唐州上任时写的,充满了对友人的赞赏和依依不舍之情。
前四句夸赞高使君是个贤能的好官。说他作为地方官很有才干("外牧资贤守"),这次是奉皇帝之命去赴任("斯人奉帝俞")。用"淮南膺建隼"比喻他像猛禽一样能干,用"渭北暂分符"说他暂时离开京城去地方任职。
后四句表达不舍和祝福。诗人坐着感叹从此两人相隔千山万水("坐叹烟波隔"),行走时也为两地气候不同而感慨("行嗟物候殊")。最后期盼友人早日完成政绩("何年升美课"),能回望京城与故人重逢("回首北城隅")。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真挚的友情。通过"烟波隔""物候殊"这样具体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离别的不舍;而"膺建隼""升美课"这样的比喻,又生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能力的信任和仕途的祝福。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回首"的期待,让离别的伤感中透出温暖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