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虎丘》描绘了苏州虎丘的独特风景和历史传说,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讲虎丘的由来:原本这里有两座寺庙,后来合二为一;传说秦始皇曾来此,老虎蹲踞山丘,因而得名"虎丘"。这里用简单叙述带出地名背后的传奇色彩。
中间四句用四个生动的画面展现虎丘特色:白鹤飞过埋着吴王宝剑的池水(传说干将莫邪剑化龙处)、乌鸦栖息在古老坟头的萧瑟、山石与清泉相连的自然景观、剑池据说能通海的古老传说。诗人通过"鹤飞""鸟宿"的动物动态,与"剑化""坟愁"的历史感形成巧妙对照,让景物活了起来。
最后两句是游览感想:虽然虎丘有十大奇景,但来不及一一细看。这种留白的写法反而让读者更能想象景色的丰富,感受到诗人的意犹未尽。
全诗就像一组旅游快照,既有"秦虎占丘"的传奇开场,又有"鹤飞剑池"的经典镜头,最后以"看不过来"的遗憾收尾,让人读后也想去实地看看这些融合了自然奇观与历史传说的景色。诗人用最简练的文字,既交代了地理典故,又拍下了动态美景,还留下了想象空间。
俞桂
字希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一作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在滨海地区为官,做过知州。他与陈起友善,有诗文往还。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而时有独到的发现。文字清畅,亦富于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