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段氏中台

看山台下水无尘,碧筱前头曲水春。
独对一尊风雨夜,不知家有早朝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雨夜独饮时的心境,同时暗含对家中亲人的牵挂。

前两句写景:诗人站在中台上俯瞰,台下溪水清澈无尘,眼前翠竹掩映,春水蜿蜒流淌。这里用"无尘"和"碧筱"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意境,暗示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净之地。

后两句抒情:风雨之夜,诗人独自对酒,完全沉浸在饮酒的闲适之中,以至于忘记了家中还有需要早起上朝的亲人。这里的"不知"二字用得巧妙,既表现了饮酒时的忘我状态,又透露出对家人的淡淡愧疚。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将眼前幽静的山水与家中忙碌的亲人形成对照,在闲适的表象下暗藏思念。诗人用朴素的语言,把独处时的复杂心情表达得含蓄而深刻,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既享受独处又牵挂家人的微妙情感。

赵嘏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