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扬州月夜听到杜鹃啼叫时的孤独心境。
开篇"有怀不能寐"直接点明诗人心中有事,睡不着觉。睡不着怎么办呢?他"策杖临高台"——拄着拐杖登上高楼。这个动作很有画面感,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位心事重重的老人独自登高的背影。
站在高处,他看到"天宇何寥寥"——夜空多么空旷寂寥,"江明烟树开"——月光下的江面明亮,雾气中的树木若隐若现。这两句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冷的月夜江景。
"满城歌吹歇"写时间已到深夜,城市的歌舞喧嚣都停止了。这时"夜半杜鹃来"——偏偏在万籁俱寂时,传来了杜鹃的啼叫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杜鹃啼叫常让人联想到思乡或哀愁。
整首诗通过"不眠-登高-望景-闻鹃"四个动作,层层递进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最妙的是最后一句,用杜鹃的叫声把前面所有的景物描写都转化成了情感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诗人那种无人倾诉、只有杜鹃相伴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