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溧阳霞泉寺限白字

近枕吴溪与越峰,前朝恩赐云泉额。竹林晴见雁塔高,
石室曾栖几禅伯。荒碑字没莓苔深,古池香泛荷花白。
客有经年别故林,落日啼猿情脉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寺庙的宁静景象,同时融入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伤。

前两句点出寺庙的地理位置(靠近吴越之地的溪流山峰)和历史渊源(前朝皇帝曾赐名"云泉")。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寺庙现状:阳光下的竹林映衬着高耸的雁塔,石室里曾住过许多高僧,但如今只余长满青苔的残碑,和开着白荷的古老池塘。这些意象形成鲜明对比——曾经的香火鼎盛与如今的荒寂。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把自己也写进画面。他说自己像只离群的猿猴,在落日时分望着故林低声哀鸣。这里的"故林"既指家乡,也暗喻曾经辉煌的寺庙。诗人用这个巧妙的比喻,把自己的思乡之情与寺庙的沧桑变迁融为一体,让整首诗在写景中自然流露出人生感慨。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富有层次的意境:近处的残碑古池,远处的竹林雁塔,再配上落日猿啼的声效,共同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氛围。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每个景物都浸透着他对岁月无常的叹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