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豅寺

女娲补天天不疏,精卫填海海欲枯。
留余乱石龙下蛰,结兹古洞神中刳。
三冬温温等氈帐,六月凛凛同冰壶。
致身岩壑真胜地,寓目尘寰皆畏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奇壮观的岩洞寺庙——岩豅寺,通过神话典故和生动比喻展现了它的非凡魅力。

前两句用"女娲补天"和"精卫填海"两个著名神话开头,说女娲补天也没能堵住这个岩洞的缝隙,精卫填海也没能让这里干涸,用夸张手法突出岩洞的神奇。就像在说:这个洞太特别了,连神仙都拿它没办法!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岩洞。说剩下的乱石像盘踞的龙,古洞像是神仙亲手挖出来的。冬天洞里温暖如毛毯帐篷,夏天却凉爽得像冰壶。这里用了我们熟悉的日常物品作比喻,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洞内的奇特气候。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叹:住在这样的山水之间才是真正的宝地啊,相比之下,外面的世俗世界反而让人害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全诗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大家熟悉的神话和比喻,把一个神奇的自然景观写得既壮丽又亲切。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现了岩洞的非凡,又反衬出尘世的庸常,传递出向往自然、超脱世俗的情怀。

释道常

释道常(?~九九一),住洪州(今江西南昌)百丈山大智院。依本山出家,后本山请归位住持,当第十一世。太宗淳化二年卒。《景德传灯录》卷二五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