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春天即将结束时泛舟湖上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首联"送春又上郭门船,老去闲情未肯捐"直接点明主题:老人又一次乘船送别春天,虽然年纪大了,但对生活的热爱依然不减。"闲情"二字暗示他并非消极度日,而是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中间两联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春日湖景:酒旗歌帘让人想起往昔繁华,如今只剩水面的浮萍和风中的柳絮;樱笋时鲜虽美却留不住客人,明天的莺啼花开也会失去吸引力。这些意象都在暗示美好事物的短暂,就像春天终将离去。
尾联"白发青山两无赖,第三桥外草芊绵"最有意境:白发老人与青翠山峦相互映衬,一个"无赖"用得巧妙,既说它们固执地存在,又带点幽默的自嘲。最后以茂盛的春草作结,看似写景,实则暗含生命轮回的哲理——春天走了还会再来,就像桥外永远绵延的绿草。
全诗妙在把"伤春"这个传统主题写出了新意:老人对时光流逝并非一味伤感,而是带着历经沧桑后的通透,在感叹"留不住"的同时,也欣赏着眼前每一刻的美好。诗中"酒幔歌帘"与"水萍风絮"的对比,"樱笋留客"与"莺花不值"的转折,都让这种复杂情感更加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