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 访板桥旧院遗址。用康伯可韵

絮云翳日,烟柳断肠,羁游怕寻芳路。
徐步青溪,不见春波照窥户。
愁红舞,哀燕语。
漫笑我、老怀空负。
念佳丽,藉甚当年,忏情无绪。
幽讨向何处。
种菜编篱,花鸟竟谁主。
呼起澹心难写,孤悰寄毫素。
留灵琐,邀梦雨。
对逝水、曼吟千度。
蘸金粉、与画前朝,乱丝成缕。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探访一处旧院遗址时的感伤情绪,像一篇用诗歌写成的怀旧日记。

上片开头用"絮云遮日、烟柳断肠"营造出阴郁氛围,暗示心情低落。"怕寻芳路"透露出作者对旧地重游的犹豫。走在溪边,却不见当年映照窗户的春水,暗示物是人非。飞舞的落花和哀鸣的燕子都在加重愁绪。"漫笑我老怀空负"是自嘲年纪大了还放不下往事。想起当年这里的美人美景,如今只剩忏悔般的惆怅。

下片写探寻遗迹的过程。"种菜编篱"等生活痕迹还在,却不知主人何在。想找老友谈心("澹心"可能指友人),却只能把孤独寄托在笔墨中。"留灵琐"以下写作者徘徊不去,对着流水反复吟咏。最后用"蘸金粉画前朝"的比喻,说自己的怀旧文字就像用金粉勾勒前朝往事,而愁绪如同理不清的乱丝。

全词妙在将废墟实景与心理活动交织:飞舞的愁红、哀鸣的燕子、干涸的春波都成为心情的投射。最动人的是"对逝水曼吟千度",这个对着流水反复吟诵的画面,把文人那种明知无用仍执着追忆的情态写得入木三分。结尾"乱丝成缕"的比喻,既指画中线条,也喻示剪不断的愁思,余韵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