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蝴蝶图画,实则借蝴蝶抒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前两句"乐府新歌蛱蝶词,后庭玉树怆愁思":诗人看到朋友写的蝴蝶诗,联想到历史上那些奢靡的宫廷乐曲(乐府新歌)和名贵花木(玉树),这些曾经繁华的事物如今只让人感到悲伤。
后两句"六朝金粉飘零尽,正是江南肠断时":用六朝(魏晋南北朝)的衰落来比喻当下。当年江南的繁华盛景(金粉)早已消散,如今看到江南风光,反而让人心碎。"蛱蝶"在这里既是画中蝴蝶,也象征着那些转瞬即逝的繁华。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以小见大:通过一幅蝴蝶画,联想到历史兴衰
2. 今昔对比:用过去的繁华反衬当下的凄凉
3. 借景抒情:江南美景成了伤心之景,蝴蝶成了历史见证者
诗人其实是在感叹:再美好的事物终将逝去,就像画中蝴蝶一样,美丽却短暂。这种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至今仍能引起读者共鸣。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