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芝林繇杭州参军迁荔波令荔波予从父旧治潘以此闻予至湖上即命驾见访因赠以诗
因君莲幕美,笑此竹林贤。
旧政多山水,新栖劳凤鸾。
官租从剖斗,蛮市不论钱。
喜乐情相告,文书译始宣。
赏知荣綵线,辱岂示蒲鞭。
礼数裙盘地,言谈手画天。
行春群劝饮,导驾妇争前。
颁历宁看日,栽花好记年。
标枝还野鹿,寄迹俨神仙。
教化应如蜀,清廉和酌泉。
明朝列循吏,于此见相传。
旧政多山水,新栖劳凤鸾。
官租从剖斗,蛮市不论钱。
喜乐情相告,文书译始宣。
赏知荣綵线,辱岂示蒲鞭。
礼数裙盘地,言谈手画天。
行春群劝饮,导驾妇争前。
颁历宁看日,栽花好记年。
标枝还野鹿,寄迹俨神仙。
教化应如蜀,清廉和酌泉。
明朝列循吏,于此见相传。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的朋友潘芝林从杭州参军升任荔波县令的故事,充满了对朋友为官清廉、治理有方的赞美。
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开头说因为潘芝林在幕府工作出色("莲幕美"),现在要去荔波当县令了。作者调侃说比起古代竹林七贤那样的隐士,朋友更适合做实事。
2. 中间详细描写潘芝林在荔波的治理: - 延续前任的好政策("旧政多山水") - 改革税收制度("官租从剖斗") -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贸易("蛮市不论钱") - 用当地人能理解的方式传达政令("文书译始宣") - 赏罚分明("赏知荣綵线,辱岂示蒲鞭") - 深入民间("礼数裙盘地,言谈手画天") - 与百姓同乐("行春群劝饮")
3. 最后称赞潘芝林的治理像古代蜀地那样开明,为官清廉如饮清泉。预言他一定会成为被百姓传颂的好官("明朝列循吏")。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具体事例展现一个好官的形象 - 既有对朋友的调侃,又有真诚的赞美 - 描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 - 表达了作者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全诗语言朴实,通过日常政务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亲民、务实、清廉的官员形象,这在古代诗歌中是比较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