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梅花道人偃松

墨池帽脱管城子,璧府罄折徂徕公。玉关金锁掣玄豹,铜台瑶柱蟠苍龙。

星霜鬓眉遽如许,铁石肝胆将谁同。丈夫受命当伛偻,天子法驾行东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顽强不屈的古松形象,通过松树隐喻坚贞的人格精神。全诗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前四句)用拟人手法写松树的神奇来历:说它本是文人书房里的毛笔("管城子"是毛笔别称),墨池边脱帽变身;又像被贬谪的官员("徂徕公"指松树),在藏书府前弯腰行礼。接着用"玄豹""苍龙"的猛兽意象,表现松枝如金锁困住的豹子,树干如铜台上盘绕的巨龙,突出其桀骜不驯的生命力。

第二层(五六句)转向抒情:诗人看到松树历经风霜仍枝繁叶茂,不禁感慨自己鬓发已白,但像松树般铁石心肠的刚直品性,世上还有谁能理解?这里"铁石肝胆"既指松树耐寒的特性,也暗喻自己耿直的性格。

第三层(末两句)升华主题:大丈夫接受命运安排时要学会隐忍弯腰("伛偻"),就像当年秦始皇封禅泰山时,松树也要低头让天子仪仗通过。这里表面写松树屈从皇权,实则反衬其能屈能伸的智慧,暗示刚直之士在现实中的生存哲学。

全诗妙在将松树人格化,通过"毛笔变松""猛兽化形"等奇幻想象,把常见的咏物诗写得气势磅礴。最后两句尤其耐人寻味,既保持了对刚正品格的赞美,又透露出在强权面前不得不低头的无奈,展现了古代文人刚柔并济的处世智慧。

郑洪

郑洪,字季洪,贵溪(今江西贵溪县西)人。昆季于高宗绍兴间皆贵显,洪独不仕。事见清同治《贵溪县志》卷八之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