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莺

惊觉蘧蘧梦,频闻恰恰啼。
只疑窗纸外,却在柳阴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被莺啼唤醒的生动场景,充满生活趣味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惊觉蘧蘧梦,频闻恰恰啼"写的是:正在做着美梦的人突然被一阵阵清脆的莺啼声惊醒。"蘧蘧"形容睡梦初醒的迷糊状态,"恰恰"则模仿了黄莺悦耳的鸣叫声。这里用声音作为线索,把读者带入清晨的情境。

后两句"只疑窗纸外,却在柳阴西"特别有趣:诗人起初以为黄莺就在窗外,仔细一听才发现声音其实来自远处柳树的西边。这个听觉上的错觉,既写出了清晨人刚醒时的朦胧感,又巧妙地展现了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层次感。

全诗最妙的是通过声音的变化,展现了从梦境到清醒的过程。诗人没有直接描写黄莺的样子,而是通过声音的远近变化,让读者在想象中"看见"了这只调皮的小鸟。这种写法既生动又含蓄,让普通的清晨景象变得诗意盎然。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