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宁道中

翠阜蜿蜒稻垄西,柴门芳草雨初齐。牧童枕笠卧看犊,村女持竿行逐鸡。

盖井树阴凉可坐,出墙李熟落成蹊。斜阳画出关山路,古木蝉声瘦马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傍晚图景,读起来像看一部慢镜头田园纪录片。

开篇用"翠绿山丘"和"稻田"定下基调,雨后青草带着水珠,空气清新得仿佛能闻到泥土香。两个特写镜头特别生动:放牛娃随意躺在斗笠上,翘着腿看小牛吃草;小姑娘举着竹竿追着鸡跑,鸡群扑棱翅膀的声响似乎就在耳边。

下半段镜头转向生活细节:水井边的树荫像天然空调房,熟透的李子掉在墙外小路上,都不用摘直接捡着吃。最后夕阳把山路染成金色,蝉鸣声中老马一声嘶叫,整个画面突然有了声音和温度。

诗人没有刻意抒情,只是用白描手法记录眼睛看到的一切。但正是这种"不刻意",反而让读者感受到乡村生活的闲适自在。每个画面都像会呼吸一样,让人想走进画中,坐在井边尝一颗被阳光晒甜的李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