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偶然的山中夜宿经历,充满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诗人偶然到山中游玩,不知不觉走得太远,干脆就在云雾缭绕的山关住下。夜幕降临,油灯在黑暗中闪烁,潮湿的雨气弥漫在整个房间里。这时,远处松林深处传来若有若无的诵经声,在幽暗的山林中显得格外空灵。
全诗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
1. "远过云关宿"展现山路的遥远和云雾的缥缈
2. "苍灯闪初夜"用灯光与黑夜的对比突出山居的孤寂
3. "雨气蒸深屋"通过触觉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潮湿的环境
4. 最后用声音作结,松林中的诵经声既真实又虚幻,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禅意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环境描写自然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宁静的心境。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山夜的幽静与神秘。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