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徐孺亭边水石连,高名频见野僧传。
箧中书满思安世,楼上诗成忆仲宣。
已说烂柯忘意远,定知焦尾用心专。
寒溪乘兴云迎棹,秋夜娱宾月照筵。
曲槛静宜开木笔,短墙幽称聚苔钱。
廷评官小无馀俸,致仕身闲得尽眠。
梅少也须饶越岳,竹多宁肯让湘川。
樽前白玉杯常在,腰底黄金带未悬。
清露暖空滋菊圃,紫云垂荫养芝田。
仍闻旌表门闾后,朝士褒称过百篇(清宣统《甘竹胡氏十修族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有文化底蕴、宁静雅致的书院景象,围绕着义门胡氏家族的文化活动展开。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文化联想,展现了书院的高雅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对家族成员才华和品德的赞美。

首先,诗人提到书院位于徐孺子亭的旁边,水石相连,环境幽雅。这里的“徐孺子亭”是一个历史典故,象征着高雅和文化氛围。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书院主人的藏书和诗歌创作,这表明主人非常热爱文化,希望传承和发扬知识。诗人特别提到了“安世”和“仲宣”,指的是两位古代著名的文人,以此来赞美书院主人的文化修养。

诗中提到的“烂柯”和“焦尾”,分别指代围棋棋盘被木头覆盖的传说和古代名琴的故事,这里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书院主人对文化深入思考的赞美,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执着。

接下来,诗中提到“寒溪乘兴”和“秋夜娱宾”,这些描写展现了书院主人的生活情趣和待客之道,表现了他们的热情好客。诗人还提到月亮照耀下的宴席,进一步描绘了书院的夜晚活动,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曲槛静宜开木笔,短墙幽称聚苔钱”这两句诗,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书院的静谧之美,同时也带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让人感受到书院的深远意境。

诗中还提到了“梅少也须饶越岳,竹多宁肯让湘川”,这里诗人用梅花和竹子来赞美书院主人的德行和才能,表明他们不仅有才华,还有高尚的品德。

最后一部分提到了“樽前白玉杯常在,腰底黄金带未悬”,这表达了书院主人虽然生活清贫,但精神富足,他们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东西,而不是物质享受。诗人赞美书院的主人清廉自守,不为世俗所动。

最后,诗人提到“清露暖空滋菊圃,紫云垂荫养芝田”,这里用自然界的美好来比喻书院主人的品德,象征他们的心灵像菊花和灵芝一样高洁。

最后一句“仍闻旌表门闾后,朝士褒称过百篇”则说明了书院主人的德行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扬,他们不仅仅在家族内部受到尊敬,在整个社会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整首诗通过对书院环境、主人生活和品德的描写,展现了书院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家族成员高尚的情操,令人感受到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高洁。

刘骘

刘骘,潭州长沙(今属湖南)人,一作湘乡人(《湖南通志》卷一三四)。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进士,除潭州教授(同上书)。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以秘书丞直集贤院(《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一之二四)。六年,出知衡州。大中祥符元年(一○○八),责监涟水军商税。二年,知道州(《永州府志》卷一一)。今录诗八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