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风篁萧瑟图

翠羽参差自一丛,湘江清影澹微风。开图忽睹题痕处,羡杀当年笑笑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名为《风篁萧瑟图》的画作,通过生动的语言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了画中的景象。

前两句"翠羽参差自一丛,湘江清影澹微风"是在描写画中的竹子:翠绿的竹叶像羽毛一样参差不齐地聚在一起,倒映在湘江清澈的水面上,微风吹过,泛起淡淡波纹。这里用"翠羽"比喻竹叶,既形象又优美。

后两句"开图忽睹题痕处,羡杀当年笑笑翁"是诗人的感慨:打开画卷突然看到画上的题字痕迹,不禁深深羡慕当年那位号"笑笑翁"的画家文同。这里的"羡杀"是夸张说法,表达诗人对画家高超技艺的极度钦佩。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比喻让静态的画作活起来(把竹叶比作羽毛)
2. 通过水影和微风增添画面动感
3. 最后用强烈的感情表达对艺术的向往
4. 短短四句就完成了从景物描写到情感抒发的自然过渡

诗人没有直接夸赞画有多好,而是通过描绘画面细节和自己的反应,让读者自己感受到这幅画作的魅力,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韵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