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自漕司试院到桐庐晚偶成

归棹便风溯古流,一杯独酌兴悠悠。
夕阳蘸水金窝沸,暮霭笼山紫幕浮。
牧笛村村分路入,渔帆浦浦带烟收。
丹青此处难为手,更有羁情不奈秋。

现代解析

没问题,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词。

这首诗词是描述诗人从漕司试院回到桐庐途中的所见所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标题:《归自漕司试院到桐庐晚偶成》

标题告诉我们这是诗人从漕司试院返回桐庐途中的所见所闻。在这个过程中,诗人有所感悟,于是写下这首诗。

2. 诗句分析:

首句“归棹便风溯古流”,诗人描述自己乘坐着小船,借助风力溯河而上。这里的“便风”可以理解为顺风,“溯古流”则是追溯古老的河流,给人一种历史与自然的交融感。

次句“一杯独酌兴悠悠”,诗人在旅途中独自饮酒,品味生活,感到兴致盎然。“独酌”可以理解为独自饮酒,“兴悠悠”则是形容兴致很好,很惬意。

第三句“夕阳蘸水金窝沸”,描述了夕阳映照水面的美景。夕阳倒映在水面上,好像被蘸过一样,水面上的波纹好像沸腾的金窝。

第四句“暮霭笼山紫幕浮”,描绘了傍晚山间的景色。暮霭笼罩山峰,仿佛山峰背后有一层紫色的幕布在浮动。

第五、六句“牧笛村村分路入,渔帆浦浦带烟收”,描述了田园生活的场景。牧童的笛声在村落中回荡,渔民们收帆回家,河面上烟雾缭绕。

最后两句“丹青此处难为手,更有羁情不奈秋”,诗人表达了自己面对如此美景却难以描绘出来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内心的情感。这里的“丹青”指的是绘画,“难为手”是难以下笔的意思。“羁情”可以理解为诗人的情感,“不奈秋”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深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漕司试院回到桐庐途中的美景和感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秋天的韵味和诗人的情感。

杜范

(1182—1245)宋台州黄岩人,字成之,号立斋。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极言台谏失职之弊。理宗嘉熙二年知宁国府,发粟赈饥,镇压两淮饥民反抗。还朝,累拜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数上疏抨击朝政积弊。淳祐四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次年拜右丞相,上书言五事,继又上十二事,条陈当朝利病,提出为政主张。卒谥清献。有《清献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