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答张安抚伯玉先生

寡交率天性,积疴攻妙药。
干禄念烝尝,著书恣谈謔。
永矢离畏途,何况縻好爵。
感子胡人意,屏吏延铃阁。
时剖千秋心,兼订三山约。
风流张平子,文采谢康乐,
潜鱼媚幽潭,高鸟昵林薄。
物类既参差,天地亦谬廓。
但愁霜霰多,石出兼水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张伯玉的回赠之作,主要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向往自由的生活态度,同时感谢朋友的知遇之情。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前六句写作者的性格和追求:
- 说自己天生不爱交际,生病了就吃些好药
- 虽然也想过做官光宗耀祖,但更喜欢写书、谈笑的生活
- 发誓要远离官场危险,更不会贪恋高官厚禄

2. 中间八句写与张伯玉的友谊:
- 感谢张伯玉看重自己,撤去随从单独相谈
- 两人畅谈古今,还约好一起去三山游玩
- 把张伯玉比作才子张衡和谢灵运
- 用鱼儿爱深潭、鸟儿恋树林比喻自己向往隐居生活

3. 最后四句抒发感慨:
- 万物各有不同,天地广阔无边
- 只担心严霜太多,会让山石裸露、水位下降(暗喻世道艰难)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知识分子的清高气节
2. 通过鱼鸟的比喻生动展现了对自由的向往
3. 结尾的"霜霰"意象含蓄地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
4. 既有对朋友的真诚感谢,又不失自己的独立人格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展现古代文人风骨的作品,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坚守着自己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

薛师点

薛师点,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宝庆四明志》卷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