溉柳
吾慕武昌人,官斋亦种柳。
分翠来城隅,深根植堂右。
欲令广垂阴,大施灌溉手。
溉者日百株,悴者常八九。
虽然未遇时,自卯终到酉。
南山忽送云,一雨三旬久。
五日尽萌芽,十日斋过肘。
匝月长出檐,青青入吾牖。
向敢冒天功,人力亦不苟。
徒兹培护勤,荫庇万间有。
分翠来城隅,深根植堂右。
欲令广垂阴,大施灌溉手。
溉者日百株,悴者常八九。
虽然未遇时,自卯终到酉。
南山忽送云,一雨三旬久。
五日尽萌芽,十日斋过肘。
匝月长出檐,青青入吾牖。
向敢冒天功,人力亦不苟。
徒兹培护勤,荫庇万间有。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爱柳树的人,在自家院子里种柳树的故事。他用简单的生活场景,传递了坚持和自然力量的哲理。
开头说作者羡慕武昌人种柳树,于是也在官府院子里种柳树。他把柳枝从城角移来,种在厅堂右边,想让它长大成荫,就每天拼命浇水("自卯到酉"指从早到晚)。但尽管每天浇上百棵,大部分还是枯死了——这里用"悴者常八九"这种夸张说法,突出失败的挫折感。
转折出现在南山突然送来一场连绵大雨("一雨三旬久")。自然的力量远超人力:雨后五天柳树就发芽,十天长得比手肘高,一个月后柳条已经垂到屋檐,绿意透进窗户。作者很诚实地说这不是自己的功劳("不敢冒天功"),但也强调人力不可或缺——正是之前持续的照料,加上适时而来的雨水,才让柳树最终成荫。
全诗妙在把种树这件小事写出了人生况味。我们常像这个种树人一样,付出很多却收获寥寥,但不必灰心,因为转机可能就在一场"及时雨"之后。诗中"虽然未遇时"到"南山忽送云"的转折,特别能引起共鸣——就像我们坚持做某件事,突然某个机遇就让一切好转起来。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既要勤勉付出,也要懂得顺应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