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又闲适的山水画卷,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传递出作者超脱世俗的心境。
开篇"危阑纳纳万里天"用栏杆与天空的对比,瞬间拉开空间感,仿佛让人站在高处俯瞰无垠天地。随后笔锋一转,说这般美景不刻意追求精致,就像山间野径(荒蹊)自然蜿蜒,小亭随意点缀在岩石顶端,充满野趣。
中间四句最显灵动:潮水像顽皮的孩子故意逗乐,突然涌到酒杯前;蜜蜂沾着露水在花间徘徊,而一只鸟急速掠过,翅膀拖出林间薄烟。这里用拟人手法写潮水"娱我醉",把蜂鸟的动态写得活灵活现,连林烟都成了鸟儿拖曳的飘带。
结尾点明心境:这些年只愿像隐居橘园的古人,或是商山四皓那样的仙人。这里的"橘隐"用典自然,暗示向往简单纯朴的生活。全诗在宏阔与细腻间自如切换,把山水之乐与隐逸之趣完美融合,让人读来既能感受自然壮美,又能体味闲适雅致。
陈鉴之
陈鉴之,初名璟,字刚父,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定间漫游京口、临安间。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倪守斋知新安,多有唱和。今存《东斋小集》一卷。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三一。陈鉴之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