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古讽今,通过评价历史人物萧铣的失败命运,暗含对现实社会的感慨。
前两句"不假成田势,宁堪麦秀悲"说萧铣没有借助有利时机发展实力,最终只能面对亡国的悲哀。"成田"比喻积累实力,"麦秀"用典指亡国之痛。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梁朝的旧物(青毡)还在,但汉朝的威仪(赤帜)已立,刚被农民起义耽误,转眼政权就易主了。这里用"农家误"暗指农民起义的局限性,"鼎祚移"指政权更迭。
最后两句视野开阔:曾经广阔的江山国土,如今只剩黍离(野草)丛生。用"黍离离"这个《诗经》典故,表达对故国衰亡的哀思。
全诗用简练的意象群,将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交织,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评判,又暗含对现实兴衰的思考。语言凝练但意境深远,通过具体物象(青毡、赤帜、黍离)让抽象的历史感慨变得可感可知。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