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七日同澹人平山堂访桂 其三

香气空中来,欲著游人衣。入门树下坐,树老花半稀。

淮南古名胜,小山今是非。此桂占此境,知复谁所遗。

婆娑莫叹息,外瘠中愈肥。不见欧公柳,长对吴岫微。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和朋友在八月七日游览平山堂赏桂花的所见所感。

开篇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先闻到飘来的桂花香,香气浓得仿佛要粘在衣服上;走进庭院坐在老桂树下,发现花开得稀稀落落。这里用"香气袭衣"的夸张手法,突出了桂花香气的浓郁迷人。

中间六句转入思考:扬州(淮南)自古是名胜地,但当年小山丛桂的盛景如今已不复存在。眼前这棵老桂树是谁种下的?它默默见证了多少历史变迁?诗人没有直接感伤,而是用"外瘠中愈肥"形容老树——外表看似枯瘦,内在生命力却依然旺盛。

最后两句巧妙用典:就像当年欧阳修种的柳树,如今依然对着吴山挺立。这里暗含深意——美好的事物终会逝去,但精神可以长存。整首诗通过赏桂这件小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生命韧性的赞叹,既有淡淡的惆怅,又透着豁达的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