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

妙年不可再,白日谁能系。
空惭粱肉索,不悟齿发逝。
季子颇亦困,还家笑奴隶。
经年得揣摩,尚可资游说。
良田初不耕,拱手那望岁。
谁令困不学,斯与草木弊。
海南寡书籍,蠹简仅编缀。
诗亡不见雅,易绝空馀系。
借书如假田,主以岁月计。
常恐遗地力,敢有不敛穧。
便便五经腹,三冬良可继。
傥磭愧寸阴,得无讥没世。

现代解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借书和学习的。首先,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妙年不可再,白日谁能系。”

这两句表达的是青春年少无法再重来,时间流逝无法被束缚。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和青春年华的宝贵。

“空惭粱肉索,不悟齿发逝。”

这里诗人感到内疚,因为没有珍惜时光去学习和成长。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年纪也在不断增长,但他却没有学到足够的知识。这里的“粱肉索”可能指的是物质享受,“齿发逝”则形象地描述了青春年华的流逝。

“季子颇亦困,还家笑奴隶。”

这里的季子可能是指一个人物,他经历了困难和挫折,回家后被家人或下属嘲笑。这反映了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的困境和挫折。但即使如此,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

“经年得揣摩,尚可资游说。”

这两句诗表达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磨砺,可以有所收获和成长。这种收获可以用来支持自己未来的活动或与他人交流。这也反映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良田初不耕,拱手那望岁。” 好的田地如果不耕种,就不能期待收获。诗人借此比喻强调勤奋学习和耕耘的重要性。如果不去努力学习,就不能期待未来的成就。这是对不珍惜学习机会的人的警醒。这里的“望岁”指的是期待收获的季节到来。

“谁令困不学,斯与草木弊。”这句诗是在批评那些因为困境而不学习的人。他认为这样的做法等同于与草木一样没有价值。这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即使面临困境也不能放弃学习。诗人认为学习和成长的价值超越了物质利益或困境的限制。这也是对勤奋学习的赞美和鼓励。接下来,“海南寡书籍,蠹简仅编缀。”这两句描述了海南地区书籍稀缺的情况和人们努力整理和编撰书籍的场景。“借书如假田”,借书就像借田地一样需要谨慎对待和珍惜利用。“主以岁月计”,借书也需要考虑时间成本,不能随意浪费时间和资源。“常恐遗地力”,表达了对不能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的担忧。“敢有不敛穧”,强调学习成果的积累和珍视每一个机会的重要性。“便便五经腹”,“五经”指的是古代的五部经典著作。“三冬良可继”,意味着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傥磭愧寸阴”,如果虚度光阴会感到惭愧。“得无讥没世”,意味着如果在有生之年不能充分利用时间学习成长,将会受到后世之人的批评或讥笑。最后总结来说这首诗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学习的价值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来警醒人们珍惜时光勤奋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这首诗充满了对学习和成长的积极态度和对勤奋的赞美体现了诗人的教育理念和人生价值追求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不珍惜学习的后悔以及对勤奋学习的赞美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提升自己不断学习和成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