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谢公岭折入东内谷登罗汉洞下饭于灵峰寺

灵峰锐而富,我闻昔人云。
峰峰会于寺,寺以灵峰闻。
逾岭裁半里,眼耳青烟煴。
盥漱石上渌,捧咽石上云。
磴栈力千级,飞泉寒纷纷。
双掌外无缝,旋踏掌上纹,道人昔高唱,阴壁霾灵文。
空山谁狡狯,刻划双锦群。
䆗窱入琳宇,春蔬嚼奇芬。
佛面有衰旺,坏瓦黏斜曛。
空亭合要眇,意惬情弥欣。
孤凤𡾼两翮,翛然振鸡群。
芝花嫩可掇,双笋当我分。
长啸发天籁,招手云中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灵峰寺的所见所感,充满山水意境和禅意哲思。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捧咽石上云")写登山途中景色。用"灵峰锐而富"形容山峰既陡峭又富饶,像张开的手掌。半山腰云雾缭绕,作者用石上清水洗漱,甚至捧起云雾来喝,这种夸张写法展现了大自然的纯净。

第二部分("磴栈力千级"到"刻划双锦群")重点描写山势险峻。千级台阶、飞溅的寒泉,山壁像合拢的双掌,石纹如同掌纹。提到古人曾在山壁题诗,如今字迹已被苔藓掩盖,感叹大自然才是真正的艺术家,用云雾"雕刻"出锦绣般的山峰。

第三部分("䆗窱入琳宇"到最后)写寺庙景象。寺内春蔬鲜美,但佛像和瓦片已显破败,夕阳斜照。作者却感到惬意,像孤凤展翅超越鸡群。最后采芝花、望石笋,向云中仙人长啸招手,表达超脱尘世、向往自由的心境。

全诗妙在将险峻山景写得生动可感,比如把山比作"双掌",云雾比作可饮用的清水。通过寺庙的衰败与自然的永恒对比,体现"山水长存,人事易逝"的感悟。结尾的仙人意象,把一次普通登山升华成精神超脱的旅程,让读者感受到山水之美带来的心灵洗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