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僧人告别京城、返回护国寺的故事,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佛法的虔诚。
开头"倏来倏去本无心"用云朵来去比喻僧人的行踪自由,说明他本无牵挂。但"旧国王家念正深"又透露他其实对京城(旧国)和皇家仍有感情,这种矛盾心理很真实。
中间四句写离别场景:僧人庆幸在盛世(景运)有缘弘扬佛法,所以不辞辛苦远行回应朝廷的召唤(嘉音)。"三伏天谈经""海外寺庙修行"这些具体画面,让读者看到僧人传法的热忱和清修的生活。
结尾最耐人寻味:临别留下新写的佛偈,用"水泡易灭""幻影无常"来比喻人生起伏。这既是劝诫世人看淡名利,也是对自己矛盾心情的化解——既然一切都是泡影,又何必执着去留呢?
全诗妙在把深刻的佛理融入具体场景:天气炎热仍坚持说法、跨海修行指向寺庙、临别赠言充满禅机。僧人看似超脱却暗藏牵挂的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看到修行者真实的人性一面。
鲁宗道
鲁宗道(966年—1029年),字贯之。亳州人。北宋著名谏臣。少年孤贫,生活于外祖父家。举进士后,为濠州定远尉,继任海盐县令,后改任歙州军事判官,迁秘书丞。天禧元年(1017年)为右正言谏章。官至吏部侍郎、参知政事,世称“鱼头参政”。天圣七年(1029年)卒,年六十三,赠兵部尚书,谥号“简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