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秋日

翠滴千竿湿砌苔,曲廊花木小丛开。
吴僧爱觅间吟处,偷向花边竹里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幽雅的秋日庭院景象,充满生活情趣和禅意。

前两句"翠滴千竿湿砌苔,曲廊花木小丛开"用生动的画面感展现环境:青翠的竹叶上挂着露水,滴落在长满青苔的石阶上;曲折的回廊边,小花丛静静绽放。这里用"滴"字让露珠有了动态感,"湿"字则巧妙连接了竹叶与苔藓的湿润感。

后两句"吴僧爱觅间吟处,偷向花边竹里来"突然引入人物:一位江南来的僧人,悄悄寻找适合吟诗的地方,像做游戏般躲到花丛竹影间。一个"偷"字特别传神,既写出僧人的童心未泯,又暗示这处幽静之地的吸引力。

全诗妙在:
1. 动静结合:静谧的庭院与活泼的僧人形成对比
2. 色彩清新:翠竹、青苔、鲜花构成淡雅色调
3. 生活气息:打破传统对僧人严肃的刻板印象,展现真实可爱的一面
4. 空间层次:由远及近,从大景到特写,最后聚焦人物

诗人通过这个小场景,传递出发现生活小确幸的快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禅意。

释永颐

释永颐,字山老,号云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居唐栖寺。与江湖诗人周晋仙、周伯弜父子等多有唱和。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上天竺佛光法师抗拒权贵侵占寺产,愤而渡江东归时,颐曾遗书慰问。有《云泉诗集》一卷传世。事见本集末附《上天竺志》永颐小传。永颐诗,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简称汲古阁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