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偈》用生活化的比喻探讨禅宗"放下执念"的核心思想,我们可以分三层来理解:
第一层讲"刻意放下反而成新执念"(前四句) "著意忘怀"就像有人拼命想忘记某事,结果越提醒自己记得越牢;"掘地深埋"好比把烦恼埋进心底,反而让心灵土壤板结。后两句用"空镜子"和"骷髅头"的意象说明:强求"空无一物"的禅境,这个念头本身就成了新的妄想。
第二层用镜子比喻揭示认知陷阱(五六句) 就像两面镜子互照会产生无限镜像,我们总在主观(东涧水)与客观(西涧水)、对立概念(南山/北山)之间寻找答案,其实这些分别心就像镜中幻象,早就在我们心里预设了框架。
第三层用自然现象点破真谛(末两句) 溪水不分东西自然流淌,山火不论南北自在燃烧,诗人用这种天然自在的状态告诉我们:真正的悟道不是刻意追求某种境界,而是像大自然那样,让念头如水流火燃般来去自如,不在概念对立中自我纠缠。
全诗精髓在于:放下"必须放下"的执念,停止用对立概念切割世界,才能见到未经思维加工的本真。就像我们不会纠结"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只管享受鸡蛋的美味——这种不较劲的生活智慧,正是禅宗最接地气的魅力。
释智策
释智策(一一一七~一一九二),号涂毒,俗姓陈,天台(今属浙江)人。年十六,依护国楚光落发。后谒国清寂室光、万寿大圆、云岩天游。历住黄岩普泽、天台太平、吉州祥符、越州等慈及大能仁。孝宗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诏居临安径山。光宗绍熙三年七月卒,年七十六。为南岳下十五世,泐潭典牛天游禅师法嗣。事见《攻愧集》卷一一○《径山涂毒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