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古文联句
山岳降气,龟龙负图(济)。
爰有书契,乃立典谟(昼)。
先知孔圣,飞步天衢(衡)。
汉承秦弊,尊儒尚学(述)。
百氏六经,九流七略(济)。
屈宋接武,班马继作(昼)。
或颂燕然,或赞麟阁(衡)。
降及三祖,始变二雅(述)。
仲宣闲和,公干萧洒(昼)。
士衡安仁,不史不野(昼)。
左张精奥,嵇阮高寡(衡)。
暨于江表,其文郁兴(衡)。
绮丽争发,繁芜则惩(述)。
词晔春华,思清冬冰(述)。
景纯跌宕,游仙独步(衡)。
青云其情,白璧其句(衡)。
灵运山水,实多奇趣(述)。
远派孤峰,龙腾凤翥(述)。
陶令田园,匠意真直(昼)。
春柳寒松,不凋不饰(昼)。
江淹杂体,方见才力(衡)。
拟之信工,似而不逼(衡)。
鲍昭从军,主意危苦(述)。
气胜其词,雅愧于古(述)。
隐侯似病,创制规矩(昼)。
时见琳琅,惜哉榛楛(昼)。
谢朓秀发,词理翩翩(衡)。
孤标爽迈,深造精研(衡)。
惠休翰林,别白离坚(述)。
有会必惬,无惭曩贤(述)。
吴均颇劲,失于典裁(昼)。
竟乏波澜,徒工边塞(昼)。
彼柳吴兴,高视时辈(衡)。
汀洲一篇,风流寡对(衡)。
何逊清切,所得必新(述)。
缘情既密,象物又真(述)。
江总徵正,未越常伦(昼)。
时合风兴,或无淄磷(昼)。
二杜繁俗,三刘琐碎(衡)。
陈徐之流,阴张之辈(衡)。
伊数公者,阃域之外(述)。
吁此以还,有固斯郐(述)。
现代解析
这首《讲古文联句》像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学脱口秀,用接力赛的形式带我们速览中国文学史。全诗用"接龙"方式写成,每四句换一位作者署名(述、济、昼、衡轮流),共同完成一部浓缩版"中国文学发展史"。
开篇从文明起源讲起,说文字诞生后出现了《尚书》这样的经典。接着重点夸孔子,说他像文化界的超级巨星("飞步天衢"),为后世文学奠定基础。
汉代篇说汉朝继承秦朝后开始尊儒,文学形式百花齐放。特别点赞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还有描写将军功绩的"燕然山铭"这类作品,就像当时的爆款文章。
魏晋篇画风突变,说曹氏父子(三祖)改变了传统诗风。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建安七子这些"文艺青年"各显神通:王粲(仲宣)风格闲适,刘桢(公干)个性潇洒,陆机(士衡)和潘岳(安仁)的作品既不像史书也不像民歌,左思和张华的作品精致深刻,嵇康和阮籍则走清高路线。
东晋到南朝时期,文学更加繁荣。这里用"春华"比喻词藻华丽,用"冬冰"形容思想清透。重点表扬了几位大咖:
- 郭璞(景纯)的《游仙诗》像文化界的清流
- 谢灵运的山水诗被比作"龙腾凤翥",就像现在的顶级旅行博主
- 陶渊明的田园诗被夸真诚不做作,像"春柳寒松"般自然
- 鲍照的从军诗情感真挚但不够典雅,有点像接地气的军旅日记
南朝文坛继续点评:
- 沈约(隐侯)创立声律规则,但有些作品质量不稳定
- 谢朓(谢玄晖)的诗被赞"词理翩翩",像学霸型诗人
- 吴均的诗风刚劲但缺乏章法,就像只会写边塞题材的"偏科生"
- 柳恽(柳吴兴)的"汀洲"诗被称为难以超越的经典
- 何逊的诗被夸新颖真切,像会抓细节的生活观察家
结尾吐槽陈朝以后的文学开始走下坡路,说徐陵、张正见等人的作品就像过气网红,已经达不到之前大师们的水准了。
全诗妙在把严肃的文学史变成生动的人物志,用比喻让枯燥的文学理论变得鲜活。比如把谢灵运的山水诗比作"龙飞凤舞",把陶渊明比作"不化妆的天然美女",让普通读者也能直观感受到不同诗人的特色。这种"文学评论接力赛"的形式,既展示了团队合作,又让厚重的文学史变得轻松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