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圩 其二

谁家古墓傍清流,隔岸乔松引碧虬。
过得张泾才数里,逢人便问石桥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闲适画面,语言平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谁家古墓傍清流,隔岸乔松引碧虬"像一幅水墨画:不知是谁家的古墓静静躺在清澈的溪流边,对岸高大的松树伸展着枝条,像要引来传说中的青龙。这里用"碧虬"(青龙)来形容松枝的形态,既形象又带着几分神话色彩。

后两句"过得张泾才数里,逢人便问石桥头"突然活泼起来:诗人刚走过张泾没多远,就迫不及待地向路人打听石桥的位置。这种急切的心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石桥的向往,也暗示着石桥可能是当地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整首诗妙在:
1. 动静结合 - 静谧的古墓、松树与活泼的问路形成对比
2. 虚实相生 - 现实的景物与想象中的青龙相互映衬
3. 留白艺术 - 不直接写石桥多美,而是通过"逢人便问"来侧面表现

就像现在有人旅游时急着找网红打卡点一样,诗人用最生活化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出游时的那份纯真期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