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独自在孤坟旁建屋居住的凄凉场景,表达了深切的丧亲之痛和思念之情。
前两句"结庐孤冢气萧森,形影松楸倍折心":诗人在亲人坟旁搭了间茅屋,四周松树楸树环绕,气氛阴森凄凉。一个人形单影只地对着这些树木,更让人心碎。这里的"松楸"是墓地常见树木,暗示生死相隔的哀伤。
后两句"往事趋庭成渺冥,只凭清梦绕荒林":回忆过去在父亲膝下承欢的日子("趋庭"典故出自《论语》,指子女侍奉父母),如今已成遥远的往事。现在只能在梦中,让思念之情萦绕在这片荒凉的墓林间。
全诗通过孤坟、荒林、清梦等意象,营造出孤寂悲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刻骨铭心的思念。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生死两茫茫,惟有梦中见"的无奈与哀伤,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失去至亲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