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十五颇有馀

云鬟新覆额,鸦鬓未胜梳。
月近团圆后,人争二八初。
芳心莲半吐,弱思柳才舒。
学舞还娇怯,临风捲素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十五岁少女初长成的娇美形象,充满青春萌动的气息。

前两句写少女的发型:蓬松的云鬟刚能盖住额头,乌黑的鬓发还不太会梳理。这里用"新覆额"和"未胜梳"两个细节,生动表现出少女刚开始学习打扮时的青涩感。

中间四句用自然景物作比:月亮快到最圆的时候(暗示十五岁),人们都夸她像十六岁那样美好。她的心思像半开的莲花般含蓄,柔弱的思绪像刚舒展的柳条般纤细。这些比喻既展现了少女的纯洁美好,又暗示她内心开始萌发朦胧的情感。

最后两句写少女学跳舞的样子:动作还带着稚嫩的羞怯,风吹起她素白的裙摆。这个动态画面既表现出少女的天真可爱,又通过"娇怯"和"临风"两个细节,传递出她初长成时那种既害羞又渴望展示自己的矛盾心理。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少女成长纪录片,没有直接说"美",但通过发型、神态、动作等生活细节,配合月亮、莲花、柳条等清新意象,自然流露出少女特有的青春魅力。诗人捕捉到的正是每个女孩都会经历的,那种既想快快长大又带着稚气的微妙阶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