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首

真空不空,寥寥无影树头月。
真色非色,隐隐不萌枝上花。
威音路外芬芳,凤无依倚。
空劫已前照耀,鹤不停机。
更须一色功圆,便得同中有异。
同中异,直下承当休拟议。
夜来明月照芦花,鹤鹭并头踏雪睡。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用自然意象探讨了禅宗的核心思想——"空"与"色"的辩证关系。前四句通过"树头月"和"枝上花"的比喻说明:真正的"空"不是虚无(不空),真正的"色"(物质)也非表面所见(非色)。月亮看似挂在树梢实则无所依傍,花朵隐约可见却永不真正绽放,暗喻世间万物看似实在实则虚幻。

中间部分用"凤无依倚""鹤不停机"进一步阐述:真理如同凤凰的芬芳无法捕捉,像白鹤映雪般转瞬即逝。所谓"一色功圆"指看破表象后,就能在统一中见差异(同中有异),比如同样在雪夜,明月照芦花与鹤鹭踏雪睡呈现不同意境。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当人放下执着(休拟议),就能像夜鹭自然栖息般领悟真谛——明月与芦花相映成趣,鹤鹭在雪中安眠,万物各得其所。全诗通过空灵的画面告诉我们:真理不在远方,就在当下的自然呈现中。

释法智

释法智,俗姓柏,陕府(今河南陕县)人。于西京圣果寺祝发,习《华严》,弃谒南阳谨,次参大洪智,后依宏智正觉禅师。出居善权,次迁金粟。为青原下十四世,天童宏智正觉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九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