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哀仲礼

四野停云,哀猿哭、潇潇渭水。
伤心处、青山雨歇,白杨风起。
十二楼中谁是主⑴,三千门下空珠履。
想当时、雪夜渡冰舟,成何济⑵。
五经义,十九史。
班马才,关闽志。
但萋萋荒冢,寒莎遍地。
长夜沉沉何日晓,绵绵此恨何时已。
看穹碑、历历写衷肠,千行涕。

现代解析

这首《满江红·哀仲礼》是一首充满悲情的悼亡词,通过描绘凄凉的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思。

上片(前半部分)以萧瑟的自然景物开篇:乌云笼罩四野,猿猴哀鸣,渭水呜咽。雨停后的青山、白杨树下的冷风,都强化了悲伤的氛围。接着用"十二楼"(传说中神仙居所)和"三千门客"(战国四公子养士的典故)的对比,暗示友人虽曾拥有才华和追随者,但终究如"雪夜渡冰舟"般徒劳无功,生命戛然而止。

下片(后半部分)转入对友人才学的追忆:他精通五经、十九史(代指全部史书),有司马迁、班固的文才,有关学(张载)、闽学(朱熹)的学术造诣。但如今只剩荒草丛生的坟墓,寒风中摇曳的野草。最后以"长夜"喻死亡的无尽黑暗,"穹碑"(高大的墓碑)上刻满的悼文如同千行泪水,将哀痛推向高潮。

全词最动人的是三个层次的递进:先渲染景物之悲,再追忆逝者之才,最后抒发生者之痛。用"雪夜渡冰舟"比喻生命脆弱,用"萋萋荒冢"对比昔日才华,形成强烈反差。最戳心的是结尾——当所有文字化作石碑上的泪痕,说明真正的哀伤根本无法用语言表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