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渊明诗
轻重若云殊,毫末形泰山。
此身亦外物,穷达应齐观。
渊明瑰伟人,毕世空投闲。
弹琴与饮酒,笑语杂长叹。
微辞契道妙,冥心何怨言。
遗编照寰宇,把读怡心颜。
娟娟松柏林,惠风流其间。
精金宁思锻,良玉非待镌。
眷怀世已远,知音古所难。
此身亦外物,穷达应齐观。
渊明瑰伟人,毕世空投闲。
弹琴与饮酒,笑语杂长叹。
微辞契道妙,冥心何怨言。
遗编照寰宇,把读怡心颜。
娟娟松柏林,惠风流其间。
精金宁思锻,良玉非待镌。
眷怀世已远,知音古所难。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陶渊明(字渊明)的人生境界,探讨了如何看待人生得失、贫富荣辱的深刻哲理。
前四句讲人生哲理:人生中的轻重得失(比如贫富、成败)看似差别巨大,就像泰山和毫毛的对比。但作者认为人的身体也只是外在之物,人生的困顿和显达应该用同样的态度看待。这里体现了道家"齐物"的思想,主张超脱世俗价值的束缚。
中间八句集中描写陶渊明:这位伟大的人物一生闲居,看似无所作为。他日常弹琴饮酒,时而欢笑时而叹息。他的诗作看似平淡却暗含深意,内心平静没有怨言。现在他的作品光照人间,读来令人心情愉悦。这里用松柏、和风作比,形容陶渊明高洁的品格就像不需要雕琢的美玉真金。
最后两句抒发感慨:虽然陶渊明离我们已远,但真正的知音自古就难寻觅。暗示能理解这种超脱境界的人很少。
全诗精髓在于:通过陶渊明的形象,告诉人们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成就,而在于内心的超脱与平和。就像自然生长的松柏、天然的美玉,最高尚的品格不需要刻意追求外在修饰。这种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